聚美策略
先别管中美第三轮谈判桌有没有摆好,反正美国总统特朗普现下已经把喇叭开到了最大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在福克斯节目里直接放话,“斯德哥尔摩见,这次不拖了。”翻译成人话就是:我老板(特朗普)没耐心了,你们最好赶紧投降。据贝森特所说,中美贸易谈判目前已经进入到全新阶段,双边贸易也已经保持在“非常良好”的状态,对此,双方官员将于下周一和周二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会面,重点讨论可能延长90天关税“休战”期限的问题。
问题是,中国这次没急着接茬。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被记者堵在门口,只回了六个字:“有沟通安排。”潜台词: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熟悉套路的朋友都知道,前两轮在日内瓦、伦敦,美方也是先发制人,结果真到谈判桌上,中方一句“先把关税延期谈清楚”就把节奏带回来了。这一次,剧本可能还是同款。那美方急于掌控舆论节奏的目的是什么?值得一提,这一轮谈判将发生在特朗普设定的美日贸易协议谈判截止日倒计时之际。
聚美策略
也就是说,倘若在8月1日之后,美日还是没能达成协议,那么日本将面临25%的汽车关税威胁。对中国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谈判,更像是一场“时间战”。因为在8月12日,中美互降24%关税的暂缓条款也将到期,如果说无延期协议,那么也就意味着中美会重新回到高关税、高对抗的临界状态。基于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之所以着急,抢先释放信息,很大程度上是想要制造谈判主导权的假象,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财政的紧迫性。6月份美国靠关税狂揽272亿美元,创三年新高。这钱对普通人来说天文数字,对美国财政部来说却是“续命血浆”。
贝森特自己都承认,总统打算8月再推“对等关税2.0”,目标是把每月关税收入再拉高100亿。这100亿从哪儿来?中国不买,谁补?于是,美方祭出了“能源换和平”的骚操作。贝森特在CNBC上公开喊话:中国少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多买美国的,咱们关税好商量。这话翻译一下:“你把对手拉黑,我就给你打折券。”郭嘉昆直接怼回去:中俄、中伊做生意,轮不到第三国插嘴。一句话把皮球踢回白宫草坪。要知道,这种赤裸裸的施压,正是对所谓“自由贸易”理念的最大嘲讽。
聚美策略
所以,中方当然是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地缘政治绑架贸易的模式。不过我方也不仅仅是嘴上强硬,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国手里也是有几张硬牌的。第一就是稀土。现在中国仅仅只是卡了军工级稀土,民用永磁材料照卖不误。五角大楼内部报告都慌了:再断供,F-35的电机真要“缺牙”了。第二是芯片。英伟达H20的出口许可刚被放行,看似美国松口,实则心虚。为啥?因为华为最新的AI芯片已经把性能追到了第一梯队,成熟制程国产化率飙到35%。美国想用芯片卡脖子,现在脖子变粗了,卡不住。
第三则是本币结算。中俄、中伊的石油交易用人民币、卢布结算,美元直接被晾一边。美国最肉疼的不是少卖几桶油,而是石油美元体系被一点点挖墙脚。更尴尬的是,特朗普发现“兄弟们”不太跟。欧盟直接放话:你敢对我加关税,我就报复,但能源关税?别拉我下水。马克龙在闭门会上吐槽:“欧盟凭什么为华盛顿的冒险买单?”发展中国家更直接,金砖国家扩员提速,本币结算比例蹭蹭涨。
一句话:美国越想拉群殴,越发现身边只剩自己。于是,斯德哥尔摩还没开打,气氛已经拉到满格。中方代表团这次带了三句话进场:先谈关税延期,别扯有的没的;能源合作是市场行为,不接受政治捆绑;稀土、芯片、金融,要谈就一起谈,别玩单方面施压。翻译成人话:你要掀桌子,我就先把桌腿锯了。最后说点大白话。特朗普不想等,是因为财政赤字像火烧眉毛;中国不想被等,是因为越拖越能熬出新的出路。
这场谈判,表面是生意,里子是面子,根子里是时代交替的吱呀声。谁先在未来眨眼,谁就可能错过下一个十年的规则制定权。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当两个大块头在巷口掰手腕时,别站中间,站远点,看明白谁先手抖。
参考资料:
美财长:中美下周将举行新一轮贸易磋商【凤凰卫视】聚美策略
垒富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